党群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正文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呼唤科学发展
时间:2009年07月28日 00:00    点击:

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今年进入了第十个年头。十年来,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果?面临着哪些新的问题?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站在

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深深感到: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呼唤科学发展。

高校后勤改革 花小钱办大事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高校后勤改革处处长朱宝铜说,1998年,全国高校仅有380万在校生,而现在已经达到2000万。在这期间,后勤工作跟上了,保障的水平和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坚持了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的改革方向,一大批企业成长起来了,实现了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肯定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我校从1999年以来一直坚持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子,通过引进社会力量投入,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较好地解决了瓶颈制约,花小钱办成了大事。十几年的改革取得巨大成就,解决了扩招的瓶颈,在学校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高校后勤改革的任务仍然艰巨
高校后勤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高校后勤改革是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高等学校后勤领域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发展,高校后勤改革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高校对后勤服务保障的需求在不断扩大,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很多问题和后勤改革发展中出现的许多深层次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褚子育认为,现在改革到了某种拐点,政府投入不多,收费又不能提高,稳定的压力大,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后勤面临很多困难,解决困境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配套的政策跟不上。
高校后勤改革必须深化 市场化是发展之路
高校后勤改革时至今日,虽然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困难,但是高校后勤领域的改革还必须深化,高校后勤事业的发展还必须加快,要考虑如何来深化高校后勤领域的各项改革,促进高校后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改革离不开大社会的背景,社会的变化决定了改革的方向。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彻底的社会化。要根据校情来决定自己的改革模式,不能千篇一律,高校后勤改革既要考虑眼前的利益,还要有长远的打算。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特点,师生对物资文化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式也不可能一刀切,千篇一律,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后勤工作必须首先考虑谋求发展。高校后勤工作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只有谋求发展是才解决前进中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只有坚持发展的方针、运用科学发展观看待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深层次问题,才能少走弯路,促进后勤各项工作的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坚持发展这一方针不动摇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发展是科学的发展,必须更加重视高校后勤工作发展观念、发展模式的转变,高校后勤工作是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而后勤工作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质是在高校后勤系统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和企业化的运行机制,使高校后勤实现从事业向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只有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念,建立科学的发展模式,后勤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以人为本是后勤工作的根本取向。高校的后勤工作承担着“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师生、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职责,必须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在高校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师生为本”,必须把“师生至上”的原则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师生的满意度是衡量后勤工作的重要标准,没有师生的支持,后勤工作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同时,相比与社会其他后勤机构,高校的后勤还具有育人的属性,这就要求后勤管理人员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管理的科学、合理和富有人性化,体现高尚的品质、敬业的精神、和蔼的态度,使被管理者自觉、自愿、心悦诚服地接受管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在高校中,以人为本还体现在尊重广大师生的主体地位,师生是后勤工作的服务主体,应当正确理解广大师生的需求和想法,善待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师生的首创精神,推出后勤工作新思路、新举措;在高校中,以人为本还体现在,全体师生应当充分享有后勤改革发展的各项成果,这是后勤发展的根本目的,后勤的改革发展并不可能仅仅依靠某个决策机构的力量可以推动,只有充分依靠广大师生的力量,依靠广大师生集体的智慧结晶,让广大师生共同来分享改革胜利的成果,才能为后勤的改革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动力支持。

统筹兼顾学校各方面工作,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后勤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高校后勤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与后勤运行和保障的方方面面。社会、学校、后勤都从不同层面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土壤,只有健康的土壤才能为改革发展提供富有生气的动力。而观念的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和经营思路的拓展等,这些后勤改革发展系统工程的有机成分能否协调发展,构成了决定改革发展道路科学推进的关键内因。这就要求后勤在改革发展中要正确处理自身发展与周边环境协调发展关系,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而不能急功冒进,“孤军深入”,虽然,后勤改革的社会化程度是反映后勤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片面的追求社会化程度,反而会使高校的后勤事业失去强有力的措施保障,从而丧失市场竞争力,导致自身的保障能力下降。这是因为,我国的后勤社会化改革还是处于不断探索的起步阶段,高校后勤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经济实体,具有姓“教”的特定属性,带有公益服务的色彩;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后勤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而造成搏击市场经济的能力过于稚嫩,而目前政府的配套政策法规和高校自身的行政政策还很多地方空白,孤军深入的后勤,难以获得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此,高校的后勤工作需要正确处理自身发展与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的关系,把自身的发展纳入学校整体发展的总体规划上来,和学校的中心工作保持一致,正确处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科学设定改革的目标和步骤,渐进、稳步、和谐地推进改革,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栏目导航